以金融科技赋能沿边经济,哈尔滨银行创新推出边民互市贸易结算新方案
在北疆万里边境线上,边民互市贸易正成为对外开放的活力窗口。哈尔滨银行立足本土,主动融入国家向北开放战略,以金融科技为引擎,打造独具特色的边民互市贸易新生态。5月15日,黑龙江省首笔线上化边民跨境结算业务在哈尔滨银行同江支行成功落地,标志着金融赋能沿边经济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黑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哈尔滨银行作为深耕边疆的金融主力军,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提升边民互市贸易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创新推出边民互市贸易结算新方案,并联合黑龙江省国资委直属企业黑龙江省龙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依托“跨境数字金融平台”与“黑龙江省对外经贸集团数字化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围绕边民互市贸易场景,从场景全面性、架构先进性、信息安全性、系统智能性、管理精细性五个维度探索边民服务优化路径,为边民打造“境外采购、跨境结算、申报通关、国内销售”一站式线上服务体系,集成实现账户管理、收付款、清算、数据统计、申报、风险管理等功能,全面满足边民互市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构建起边民互市贸易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体系,足不出户即可实现“零跑腿、秒到账”,彻底打通边民贸易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提供更加合规、安全、便捷的线上跨境结算服务,积极践行国有企业兴边富边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持续深耕数字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化布局,建设跨境数字金融平台,成为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的“数字引擎”。该平台具备为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贸易、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线上化、自动化跨境收款服务、合规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边民互市跨境结算服务作为该平台的又一项重要升级,通过联动企业服务平台,让边民切实感受到金融科技带来的红利,为边民互市贸易注入合规、高效的金融“活水”。
未来,哈尔滨银行将继续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以更优质、高效的跨境结算服务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助力边境地区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以金融担当书写兴边富民答卷,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实施贡献更多“哈行力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东兴:“边贸+”助力兴边富民
8月5日,中越界河北仑河上船只往来穿梭,一艘艘载着木薯淀粉的货船从越南口岸出发,沿着指定航线驶入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码头……
东兴——这座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广西边陲小城,拥有东兴口岸(一桥)、东兴口岸(二桥)及边民互市贸易区等与越南开展商贸旅游的“三大通道”。其中的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是广西最大的边民互市贸易区,由便民浮桥和互市码头两个部分组成。
连日来,越来越多的边民来到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服务大厅办理进出口业务。一辆辆货车通过便民浮桥有序进入贸易区,在东兴海关、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口岸联检部门做好出入境人员健康申报、防疫消杀、人员、货物及车辆查验等工作后,便可顺利通关放行。据统计,仅8月5日,在该贸易区参与边境贸易的边民便达8092人次,通关货车约124辆次。目前日通关量与疫情前基本持平。
“近年来,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进出口贸易逐年递增,带动参与边境贸易的边民增收致富。”在贸易区打拼了近20年的边民李女士感慨地说。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负责人介绍,2021年,互市贸易金额累计168.48亿元,同比增长113.4%,贸易区进出口贸易持续向好。
东兴口岸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出入境流量常年位居广西同类口岸首位。连日来,一辆辆货车有序通过东兴口岸(二桥)桥面,经一系列规定流程后缓缓驶入东兴口岸(二桥)货物过驳场。与此同时,一辆辆满载货品的中国货车完成边检海关查验后,缓缓驶出国界。这些“中国制造”将进入东南亚腹地,最终到达越南、泰国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自古以来,东兴就素有“百年商埠”之称。近年来,东兴市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做足“边文章”,大力发展“边贸+”贸易模式,推动边民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兴边稳边固边。据统计,2021年,东兴市进出口总额198.4亿元;出入境人员累计36.73万人次;出入境车辆累计13.428万辆次,同比增长49.29%;进出口货物累计97.79万吨,同比增长16.02%,进口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
创新推出“1+5+N”发展模式,带动边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免关税和环节税”的优惠政策,即1个边民带动货物装卸、门店经营、运输、专业市场和落地加工等5个方面的就业岗位,引进广东、浙江、福建等N个东部产业落地的“1+5+N”模式,实现边民增收致富。
创新“互市+落地加工”发展模式,助力产品增值销售。依托边民互市贸易区平台,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理顺了互助组和加工试点企业的“两个关系”,推动互市贸易的部分海产品、水果、木薯粉、芝麻和坚果等农产品落地加工,增值再销售。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从2015年的6家发展到2021年的33家。
创新“互市+专业市场”发展模式,助力边民“家门口”就业。为推动互市贸易做大做强,东兴市结合实际,大力培育海产品、木薯粉、坚果、水果、红木家具和工艺品等具有“东兴特色”的互市商品专业市场,先后建成专业市场30多个200多万平方米,为边民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
创新“互市+金融”发展模式,解决边民创业资金难题。东兴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创新边民互市贸易结算模式,获得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的通报表扬。试行农村边民融资模式,由财政按基准利率贴息在指定金融机构,给予每个边民互助组成员2万元授信资金,每个边民互助组100万元的信用贷款等。2016年以来,为边民解决创业资金超3亿元。
创新“互市+电商”发展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局面。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电商平台、电商团队和边民互助组强强联合、抱团经营。通过搭建八找网等网上互市信息化系统,有效解决边民跟越南商户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互市贸易交易和通关效率,实现边民增收入、企业得发展、政府创税收三赢局面。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6年度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东兴连续4年进入全国县域30强,均居广西第一,2016年居西部第一,四获“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称号。2021年新增电商企业(含个体、微商)12家,电子商务企业2683家,就业人员逾万人。沿边跨境孵化器(广西启迪之星科技有限公司)孵化了12家电商企业。
来源:广西日报
相关问答
广西:优化边贸税收服务助力“走出去”企业稳步发展_中国会计网
[回答]西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税费服务质效,助力中越经贸合作企业稳步发展的不懈努力。优化边贸税收服务开辟发展新前景广西...优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