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家谈(3) “十种方式”“五个支撑”焕发思政活力



“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方法层为“十种方式”,即翻转互动式、情景沉浸式、案例解剖式、实践探究式、分众引导式、话题辩论式、访谈交流式、分享共情式、激趣启思式、自我教育式,体现全维度创新;支撑层为“五个支撑”,即组织支撑、队伍支撑、平台支撑、文化支撑、机制支撑,提供全要素支撑。本期大家谈系列主题——“十种方式”“五个支撑”焕发思政活力。


“情景沉浸式”教育顺应青年官兵特点。我们创作的“演绎人生辨善恶”“骨干的烦恼”“正风肃纪”等剧本紧贴日常实际,学员通过扮演剧本角色,“身临其境”体验角色的内心变化,把思政教育融入群众自我教育中,推动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我们将坚持全维度创新,聚焦现实问题和官兵“活思想”,充分发挥紧贴官兵的优势,持续深化情景沉浸式教育实践,打造更优质的教育内容,探索更多元的方法路径,覆盖和服务更多基层官兵,形成多维联动、层层渗透的育人矩阵。
——理学院 张鹏

“案例解剖式”教育作为学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一种具体方法,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生动的现实情境相结合,为思政育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代入感”,通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和不同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等,灵活选取真实、典型且贴近生活的案例,迅速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在挖掘案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中引导受教育者对案例进行评价和反思,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使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计算机学院 何智明

我们教学团队以“实践探究式”育人为核心,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验和学术项目实践,引导学生针对战场态势、抗扰保通、通信优化等案例进行分析,在面向真场景、围绕真需求、解决真问题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国家和战场的急切需求,真正将论文写在战场上,让学习成果应用服务于部队。这种育人方式,不仅让学生提升了战场适应力、技术创新力,而且深化了谋战研战的使命担当,实现了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电子科学学院 刘严

我们一直在探索以“分众引导式”精准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作为实践范例,高伯龙院士生前用物陈列室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教育路径:为本科生设计“科学家精神启蒙线”,用院士求学手稿讲述家国情怀;为研究生开设“科研攻关体验区”,重现团队深夜攻关场景;为青年教师打造“使命传承课堂”,结合学科发展解析奋斗基因。许多参与建设的年轻教员都感慨,逐页整理院士泛黄的书稿,仿佛触摸到他四十年如一日的科研脉搏,这份震撼远比书本说教更直抵人心。现在,陈列室已成为“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的立体课堂,通过分众化、浸润式引导,让高院士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心中落地生根。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江奇渊

通过采用“话题辩论式”育人方法,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员单向传授的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一方,转为主动思考的一方,不仅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学习兴趣,而且在话题辩论中,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内心深处的信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智能科学学院 徐婉莹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老领导老专家、高科技培训班学员、优秀毕业校友与学院师生开展“访谈交流式”教育。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访谈交流式”教育互动性和参与性强,打破了传统单向灌输模式,受教育者可以主动提问、表达观点,教育者及时回应、形成互动,更易引发共鸣;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能够快速捕捉受教育者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偏差,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避免“泛泛而谈”;灵活性和操作性强,能够融入实际场景,线上线下皆可展开,大课小课皆可运用,真正让思想工作不再单调生硬,使教育立体鲜活起来。
——系统工程学院 任长晟

“分享共情式”是思政教育的一种常用方式。今年中国航天日当天,我亲身参与神舟十五号返回舱交接仪式,与乘组英雄航天员邓清明近距离接触,内心无比震撼。那些关于航天的憧憬与敬意,在航天英雄共情式的分享中愈发清晰而深刻。舱体上灼烧痕迹,仿佛一位历经考验的勇士,向我们诉说着穿越大气层的惊心动魄;航天员邓清明深情凝望着返回舱,目光中交织着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坚毅,这些都焕发着无穷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在自己的轨道上绽放璀璨光芒。
——空天科学学院 胥睿

思政课是军队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激趣启思式”教学是提高学员“抬头率”“点头率”的良方妙招。以兴趣入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员要下功夫用学员乐听的话语爱听的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讲潮。以思考入心,激发兴趣是为了启示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根本规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让学员在思考中探究理论的源流,从而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外国语学院 王坤鹏

实践感到,学员自我教育的潜能无比巨大,只要我们教育管理者用心点燃助推,就能有效引发学员共情共鸣,真正激活向上进取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们学员队依托以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为纽带、军人委员会为桥梁的基层组织体系,注重用“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高”,着力从“刚性灌输”转向“柔性生长”,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案例,融入日常、嵌入战位开展思政微课堂、星火读书会、“五感”话成长等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利用“五同”日常相处契机开展谈心交心,结合“三互小组”组织结对帮扶,积极营造“人人是教员、处处受教育”的浓厚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电子对抗学院 高鹏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一支过硬育人队伍”是大思政育人体系必不可少的支撑。具体来说,教研队伍、管理队伍和家庭队伍要协同发力,不仅把思政教育放在课堂,更做在日常,形成一支“教员+队干部+家长”合力育人队伍,共同营造有利于学员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思政内容,确保学员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学员队经常性思想教育、党团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学员国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与学员家长的密切联系,动态掌握思想底数,引导学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术交流、能力培塑等,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气象海洋学院 彭军

翻转课堂突出能动,通过“活主题”对接时代脉搏、“动课堂”打破沉默壁垒、“转考评”激活学习内驱,让思政课从“理论输出”转向“思想碰撞”。我们课程团队深入探索“翻转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主题自选+热点融合”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依托“课前研备+师生互评”构建双向赋能生态,借助“成绩量化+全程激励”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有效破解传统思政课“内容滞后”“单向灌输”“参与不足”等难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任会芬

学校“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顺利构建,为系统性、针对性夯实学员献身国防和军队事业的思想根基探索出了管用、高效路径,学员学习训练热情高涨。而平台支撑则是确保教育快速落地见效的重要保证。我们深刻感到,学校以“智慧政工”专项工程为牵引让科技为思政赋能、以“高地号角”融媒体为矩阵铸牢舆论阵地、以学生成长档案为资源打造数据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搭建支撑平台,确保了能动育人的灵活性与丰富性,使教育成果落地见效。
——研究生院 赵广原

我们深刻感到,“文化支撑”是学校“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支撑。去年以来,高地文化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越发彰显,为大思政育人体系注入了强大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近年来,研究所积极融入高地文化谱系,凝练所风所训,创作所歌所徽,组建文化俱乐部,举办“京剧艺术公开课”等,真正将文化育人融入时时处处。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打造特色讲坛,建好文化俱乐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强固文化支撑。
——第六十三研究所 储光
学校重视发挥多元主体能力作用,发挥评价效果导向,系统化推动大思政支撑机制建设,这既为我们铸魂育人指明了方向,又为做好思政教学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从事军政融合教育的一线组训教员,我将深刻把握学校优化机制支撑、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的深刻考量,聚焦以“延安精神”为主要特色的党史军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现地实践教学,紧密跟进学员成长发展的新需求新期待,在教学设计、方法创新、评价反馈等机制上持续优化深化,充分用好基地周边丰富红色资源优势,为学校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试验训练基地 聂少涛
文字 | 政治工作部 阳恒图片 | 喻思斌 李伟成 黄英 韩娅婷 李嘉骏 姚昌松 高欣 范丽 江子靖 令狐昌祥 李铮 卞许聪 刘畅 编辑 | 王珺艺上海科技工作者规模超280万人,R&D人员近五年增幅492%
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上海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
5月29日,《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20-2024)》(下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显示,这五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国际化、年轻化趋势更加显著。与上个五年(2014-2019)相比,呈现“大”“优”“高”“好”四大新特点。
根据蓝皮书,2023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超过280万人,比2019年增加44万人,近五年增幅达到18.6%(截至统计时间)。在沪两院院士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4月,人事关系在沪的两院院士共有172位,占全国的9.93%,排名全国第二。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全市R&D人员达到40.47万人,近五年增幅49.2%(截至统计时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工作者186.21万人,近五年增幅54.9%。
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学历层次整体提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比例达56.9%,较上个五年提高13.4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的关联度高,超过2/3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很强或较强相关性。科技工作者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也稳步增加,《上海科技进步报告2024》显示,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30%,创历史新高。
另据调查问卷数据,73.3%的受访者对我国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目标“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58.1%的科技工作者对未来五年的事业发展和工作状况持乐观态度;59.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未来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上海市科协从2014年起,围绕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每五年开展一轮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24年9月-2025年1月,上海市科协组织开展了第三次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调查显示,与上个五年(2014-2019)相比,这五年上海科技工作者在职业发展、科研工作、国际信息获取、社会参与等方面呈现了一些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
职业稳定性方面,体现出发展稳定性好,工作方式体现较强自主性。调查问卷数据显示,90.5%的科技工作者反映近五年“没有失业过”,82.1%的科技工作者“没有考虑过更换目前的职业或工作单位”,较上个五年提高了约23个百分点。在工作自主性方面,58.7%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可以很大程度决定工作的具体方式,该比例较上个五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在科研工作满意度上,所学专业对口性较强。超七成(71.8%)科技工作者对当前工作较满意。其中,“很满意”占比17.6%,“比较满意”占比54.2%。超半数(55.6%)科技工作者对工作满意主要体现在工作稳定性。在具体工作内容方面,超半数(55.6%)科技工作者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研究”,较上个五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67.0%的科技工作者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强相关。
参与调查的科技工作者还认为,了解国际前沿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科技文献获取较为便捷;社会参与意愿强;对科技人才发展具有信心。根据蓝皮书,近四分之三的科技工作者对我国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目标有信心(73.3%),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力度(64.6%)和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40.5%)等方面下功夫。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会影响到职业发展,其中,54.8%的科技工作者认为AI等技术会提高工作效率,55.8%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部分工作内容会被AI等技术替代。
在城市发展机会方面,对于科技工作者总体而言,上海的最大吸引力是事业发展机会多、社会氛围开放、国际化程度高,57.6%的科研工作者表示上海事业发展机会多,46.5%的科研工作者表示上海社会氛围开放,31.4%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上海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结果和上个五年基本保持一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相关问答
五江高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什么?
主要生产pcb用系列感光干膜。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感光材料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坐落于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工业园,注册资金2...
是人类开始步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_作业帮
[最佳回答](火)的利用,(生产工具)的研制,(信息)的掌握等,是人类开始步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顶级豪宅装修设计重点有哪些功能?
宅室内的设计,这些最好体现出人文关怀,而且又可以让居住者感觉到舒适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在装修豪宅的时候,要注意装修材料的选择,门窗、...第二,...
...园区共有五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沿京城四环路布局、颇_作业帮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的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共有五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沿京城四环路布局、颇具特色和充满活...
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什么_法律问答—华律网
[回答]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哪些1、职工集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资产实际、将净资产作为股份划分,采取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及向特定对象发售股份的...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是一样的吗?老师_快账
认定标准:高企标准严格全面,涉及核心知识产权、领域范围、人员和研发费用占比等多项量化指标;科企标准相对宽松,侧重有科技人员、活动及一定创新性,...
交了智商税,花5万买高科技瘦身内衣,大妈直呼上当,你怎么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为了追求美,是不择手段,有的觉得自己五官不协调,就是去做整形手术,有人觉得自己的身材体型不好看,就想不通过锻炼,来让自己的身材...据...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是_高三网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判定条件有哪些?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科技型企...
同学,请稍等下
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科技类为五人一组,艺术类北三人一组...
[最佳回答]假设全是科技类5×9=45人那么艺术类有:(45-37)÷(5-3)=4组参加艺术类的有:4×3=12人参加科技类的有:37-12=25人假设全是科技类5×9=45人那么艺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