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赛道太激烈!试水半年,“领英职场”在中国黯然收兵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全球知名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近日宣布,该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求职平台——“领英职场”将于2023年8月9日起正式停止服务。与此同时,领英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16人,理由是“竞争激烈”和“收入增长放缓”。2019年,领英曾跻身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榜。2014年初入中国市场时,领英颇受关注,但近十年过去,它却黯然退场。那么领英退场后,中国竞争激烈的招聘赛道又会有什么新变化呢?
“一场没有意外的退出”
“领英职场”于2022年12月14日上线,距今仅半年时间。香港《南华早报》称,该平台自推出以来就一直远落后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数据,今年3月,该平台月活跃用户仅有95.96万。相比之下,前程无忧当月活跃用户量达1850万,Boss直聘达1730万,猎聘达670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主任许志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是一场没有意外的退出。”许志星分析称,领英无奈退场的原因主要有4点:一是,领英刚来中国时通常被用于外企招聘,但如今外企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如以往;二是,在上述背景下,领英仍不愿去了解中国用户需求,其竞争力比不上本土企业;三是,领英在中国并不能发挥其在国外市场的优势,即与不同互联网平台进行账号关联,实现信息相互认证,这导致“领英职场”上的用户信息缺乏真实性;四是,领英2021年关闭其核心社交功能时就已经预示了今天的结局,作为纯招聘工具的领英不再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求职社交平台AlphaLink首席执行官靳宇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在一些领域走在了全球前列。他认为,“领英职场”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包括:公司本土化战略执行得不够彻底,决策的沟通成本较高,使产品的迭代速度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变化节奏;投放资金相对有限,未能借助先发优势打破传统用户范畴。此外,领英如今是微软旗下公司,因此在运营机制上会配合母公司全球战略进行取舍。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招聘经理曾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领英两项最引以为傲的特色如今都已经被国内其他平台所超越。一方面,领英上的“人才”与猎聘的重合度较高,并且数量不如后者。另一方面,Boss直聘、脉脉平台也实现了社交功能,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领英的地位。
业内常态:花钱挣吆喝
去年世界杯期间,BOSS直聘、猎聘、58同城等多家在线招聘平台豪掷重金投放广告,令不少人发出疑问,在线招聘究竟是多么赚钱的一门生意?靳宇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线招聘平台的底色是互联网企业,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实现注册用户和活跃度的双增长,公司就得不到股东的支持,所以在线招聘公司必须花费高额营销费去赚流量。“互联网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并且不进则退,所以注定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靳宇辰说,目前中国网民的规模已非常庞大,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是已经成为“红海”的存量市场。虽然营销成本极高,但除了提升用户体验外,最有效的途径依然是通过打广告吸引新用户。
许志星表示,虽然斥重金“跑马圈地”、争夺流量是互联网企业的惯常“打法”,但BOSS直聘在世界杯期间的大手笔营销还是比较激进的,因为许多头部招聘企业还未实现盈利。许志星称,目前在线招聘企业大多还处在“花钱挣吆喝”的状态。而且现在用户增长已经放缓,招聘企业应该转向稳健策略,激进投入很容易带来崩盘。
据许志星介绍,在线招聘平台的主要盈利渠道是B端和C端,B端是向企业收取广告、招聘以及培训等人力资源后端的服务费用,C端则是向用户收取简历润色、社交等增值服务费用。“招聘平台的营收以B端为主,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即平台有时会因为企业投放广告而有所倾斜地将它们推荐给用户,可能会损害求职者的利益。”许志星还说,目前在线招聘平台仍存在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等老生常谈的问题,此外平台审核能力也应加强,避免不良企业发布“打擦边球”的岗位信息。
“直播带岗”和AI面试官
近年,崛起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了招聘的新“战场”。“快手”平台2021年推出直播带岗业务“快聘”,去年直播场次超500万场,有24万家企业提供岗位。该平台称,和传统招聘方式相比,直播招聘更高效,求职者和主播之间能够实时互动。那么,“直播带岗”模式是否会对传统在线招聘平台造成冲击呢?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短视频直播平台在招聘方面的应用是对传统招聘平台的一种有益补充,它对于需要招聘普通劳动者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好的招聘渠道,不过,对于技能水平要求较高或更为专业的岗位招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短视频直播平台在短期内尚无法对传统在线招聘平台造成冲击。
曾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企业在直播间“带岗”主要是为了宣传雇主品牌,通常会发生在“校招季”。而直播间的宣传链接最终还是会跳转到传统招聘网站。
此外,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被认为是将重塑许多行业生态的力量。刘昕表示,人工智能在网络招聘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从AI面试官到虚拟现实技术对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再现,再到将ChatGPT等技术运用到与求职者的互动中,都会极大改善网络招聘的现场感、信息丰富度、互动性,人工智能在招聘领域的运用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领域最有潜力的一个发展方向。
领英:数据技能正在成为职场“通用神技”,市场需求5年间增长7倍
2019年9月17日, 2008年职场中第一次出现了“数据科学家”这个概念,由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时任数据产品主管、后来成为美国首位首席数据科学家的DJ Patil创造,并迅速被冠以 “21世纪最性感的工作”——薪水高,但人才稀少。十年后的职场,据领英最新大数据显示,“数据科学相关技能”已经成为2019年中国就业市场最急需的技能第一位。世界经济论坛(WEF)2018年一份对企业高管的调研同样显示,管理者们面向2022年最希望吸纳的是具有“数据科学相关技能”的人才。这种数据技能的背后既涵盖了编程、统计等硬技能,也需要分析能力、逻辑思维等软技能,但实则呈现出的就是一种能够从数据中去获取洞察,并指导决策的综合能力。
曾经稀缺的“最性感工作”或将成为未来职场人的必备技能?当各行各业纷纷接入互联网并挖掘大数据的价值进行转型,加之越来越多便捷的工具可以辅助完成数据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技术类操作,数据带来的价值开始有机会真正渗透到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打破职业天花板。领英大数据显示,过去5年拥有数据技能的职场人数量增长了3倍,但同时间市场需求却增长了7倍,仍有15%的岗位空缺。工作1-3年的职场新人获取数据技能的增速最快,而工作5年后则呈现出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此刻,中国职场中正在掀起一场全面的“数据风暴”。
拥有数据技能的职场人5年增长3倍,而市场需求增长近7倍
领英大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拥有数据技能的职场人比例增长了近3倍。2015年,只有13%的职场人拥有数据技能,而2019年则有40%的职场人有数据技能。从需求端来看,过去5年中,就业市场开放职位中对于数据技能的需求增长了近7倍!2015年只有6%的职位需要数据技能,2019年则有46%的职位都需要数据技能。而对数据技能增速最快的行业中,不少来自非科技领域甚至传统行业都排名靠前,例如房地产、金融、石油能源和人力资源等。由此可见,数据的价值已经广泛渗透到每一个职场人,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工作都开始被数据赋能。


5年间数据技能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其中“分析能力”最受重视
过去5年,就业市场中对于数据技能从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5年前,有数据技能的职场人超出市场需求2.2倍,而这一供需比例逐年下降。从2018年开始,人才的供应开始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激增;到2019年,有数据技能的职场人只满足了就业市场需求的85%,有15%的岗位因缺少数据相关技能而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而在所有数据相关的技能列表中,市场需求最高的一项是“分析能力”。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演进,越来越多帮助数据进行处理的工具被开发并为人所用,在工作中更多需要的是一种对于数据的敏感力,以及以数据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数据的价值有机会被充分发掘,并作用于每一个工作岗位。

工作1-3年的职场新人获取数据技能的增速最快
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在过去5年间对于数据技能表现出的敏感程度不同。领英大数据显示,工作1-3年的职场新人对于数据技能的需求增速最快,掌握数据技能的比例在5年间增长了552%,成为对这场“数据风暴”最敏感的人群。在毕业生群体中,增速也高达370%,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在有意识地迎接“数据风暴”的来临,开始对学生的相关技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提升。相比之下,工作5年之后职场人获取数据技能的增速开始减慢,敏感程度有待提升。
同样地,虽然对于数据技能的掌握比例随着职场人工作年限的延长逐年增高,但主要的增长期仍然集中在进入职场的前5年,工作5年后表现出增长动力不足。以2019年数据为例,刚开始工作的应届生只有20%的人拥有数据技能,而工作5年后近一半人掌握了数据技能,当工作年限进一步增加,这一比例却没能再出现显著增长。领英建议,无论是企业还是职业教育机构都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职场人掌握数据技能的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和培训机会。

数据技能正在成为职场的“通用神技”,打破职业天花板
数据注定与职场产生更加深刻的交互。如今,不仅是商业决策者和企业数据团队在思考数据的价值,也不仅是技术从业者才有能力驾驭数据。通过培养和强化一种对数据的敏感力和数据思维,每一个职场人都可以被数据赋能,提高自身生产力,激发创新的工作方式,甚至跨界去拓展传统职业的边界。“数据风暴”已经来袭,数据技能正在成为职场中的“通用神技”,帮助职场人打破职业天花板,获得职业发展的更多机会。
领英中国总裁陆坚认为:“这场数据风暴必将加速职场对于复合型人才和可迁移能力的需求。当技术与人之间的交互越来越友好无缝,数据思维就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领英拥有全球6.45亿会员,3000万公司,2000万职位和3.5万职业技能的海量数据优势,且这些数据兼具了全球性、高度细分、动态变化、历史性的独特价值。依托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领英为职场人不断提供精准可信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洞察,以及获取‘数据思维’和‘数据技能’的一站式产品价值,助力其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数据来源:数据采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领英全平台会员档案的公开信息,以及公开招聘职位信息。
相关问答
什么叫领英?
领英是一个专业社交平台。1.领英是一个专业社交平台。2.领英主要面向职场人士,提供了各种工作机会、网络建立和行业资源分享等功能。它不仅可以让人们在职业方...
如何突破领英三度人脉?
谢邀请!对于新注册使用LinkedIn领英的人来说,LinkedIn领英人脉的规则一定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之一,因为我刚开始用LinkedIn领英的时候,就是被这个折磨到差点...
网上有哪些比较靠谱的招聘软件?
1.前程无忧“前程无忧”(NASDAQ:JOBS)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它运用了网络媒体及先进的移动端信息技...
2021美国教育趋势?
最近,美国教育科技市场的发展进程似乎加速了20多年。语言学习独角兽多邻国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学习管理系统Canvas的开发商Instructure在私有化之后完成二次上...
管理学中有哪些经典书籍?在现实中对创业有帮助吗?
9.《OKR工作法:谷歌、领英等公司的高绩效秘籍》如何激励不同的团队一起工作,全力以赴去实现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本书围绕一家创业公司的试错、困惑、决断...
有谁能解答一下吗!!济南章丘有哪些艺术生文化课培训机构学费...
[回答]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学习要调整好学习状态,掌握学习方法,保持心态稳定,紧跟老师脚步,抓基础知识点。我校专注艺考生文化课培训,力求挖掘出每位学生的潜...
上班总是等领导安排,不知道自己应该主动做些什么?-壹心理
我是壹心理倾听师何兰花,很高兴能有机会给你解答问题。首先请允许我隔空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通过你的描述,我看到你目前为工作很担忧,有些迷茫,...
大学生,面对身边人考研考公的压力,对未来规划模糊-壹心理
我是心探教练余,和你交流一下这个话题。伴随着科技与互联网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我们马不停蹄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被多元迭代的社会文化...
人力资源转行做什么工作比较合适?
当然,做培训师也有前提,那就是你专注于某个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有实力。除了这一点,你还得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或者用户,人家愿意购买...
律师应如何与新媒体互动?
你好,我是一枚新媒体编辑,在最初的工作中曾大量与法律人接触,这当中律师居多。因此,我非常理解律师们对新媒体的诉求,前段时间,我专门写了相关的看法。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