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以静气与恒心成就科技创新璀璨“天河”

“一个国家、一个团队持续30年去做一件事,拿个世界第一有问题吗?”
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天河一号”“天河二号”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数次夺魁。
这个长期为美国制霸的领域,“中国制造”如何屡屡摘得桂冠?面对西方媒体的质疑,“天河一号”科研团队的领军人刘光明掷地有声地予以回应。
(一)
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战略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几乎所有科研领域都需要高效处理海量数据,高性能计算已成为理论和试验之外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
气候、气象、海洋、地质、能源、航空航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领域,也都需要超级计算机的加持。
正是着眼于其战略意义,西方国家从超级计算机诞生之初就对之实施“禁运”,妄图对中国“智子锁死”。 之后禁令虽有所放宽,但中国不仅需要花费天价才能买到二流产品,外方更要求卖到中国的产品必须安装在一间透明机房中,钥匙由对方掌握,谁来用、什么时候用、用来干什么都要在其眼皮底下。
“‘玻璃房’是中国的耻辱!”时任国家科委主任、两院院士宋健的这句话,何尝不是每个中国“计算人”曾经的心头之痛。
(二)
知耻而后勇——中国人一贯是不认命、不信邪的。
1978年,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
然而,研发超级计算机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制造,而是芯片设计、软件算法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齐头并进、交叉融合。当时的中国,内有人才资金设备匮乏之忧,外有技术封锁之困,要在“白纸”上造出超级计算机,难度可想而知。
对此,承担超算研发任务的科研团队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勤能补拙、迎难而上。 为了抢出时间,全体研发人员放弃了节假日,吃在工厂、睡在机房;为了节约经费,加班费一晚上两毛钱,却无人来领……
经过5年奋战,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I”巨型机横空出世。通过持续研发与迭代,2010年“天河一号”终于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超算之巅。
“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历经三十余载春秋,中国几代科研人员用接力奋斗诠释了坚持的力量。
(三)
创新,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科研人员只能自力更生在“无人区”中摸索前行。
后发国家如何打逆风球、走上坡路,实现后发先至? 唯有抱定坚定的信念,付诸扎实的行动。
不只是超算,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之前,是以自主研制“运十”立项为始,整整52年的求索之路;在“让国人开天眼”之前,是南仁东等人带着一张张遥感地图在山林荒野中十余载的艰苦跋涉;在“华龙一号”叩开国际核电市场之前,是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三十多年对于核电核心技术的不间断研发……
一个个“大国重器”的成功,离不开一代代科研人员埋头苦干、忘我攀登。他们像陀螺一样旋转,一辈子苦研一件事,只为让国家真正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四)
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半途而废的案例比比皆是。
太多事实说明,仅靠科研人员下决心坐冷板凳远远不够,整个国家都需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化为行动上对科研的支持。
犹记得,在立国之初的艰苦岁月里,老一辈革命家发出了“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再穷,也必须要有一根‘打狗棍’” 等誓言,将支持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国上下节衣缩食支援科技战线;
改革开放后,面对“863计划”“909工程”等一批关系中国科技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项目,国家从有限的财政中挤出专款……
事实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哪怕磕掉牙齿也要啃下来”的意志决心,“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的社会共识,都是核心技术突破的催化剂,缺一不可。
(五)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
为了跟上奔涌的浪潮,为了突破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依然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近些年,中国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
从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到建立“揭榜挂帅”机制,从市场化投资“滴灌”专精特新企业,到壮大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一系列举措皆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持续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拿出更多的静气与恒心,我们一定能在更多领域培育出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
(六)
多年前,“天河一号”荣膺世界第一之后,研发团队并没有抽出时间庆功,而是开了一个“醒脑会”,将目光投向未来,投向与世界超算强国的新战役。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荣光属于实干家。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必将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鲍南
编辑 晁星
流程编辑 马晓双
在新的科学春天里奋力拼搏
来源:光明日报
——记“在新时代的科学春天里出发——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40周年”座谈会
40年前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启了科学的春天,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此,“科学的春天”这一充满力量的词汇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奋勇拼搏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交通大学“西迁”到“载人深潜”,在祖国的呼唤中,涌现了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一大批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的杰出科学家。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声嘹亮,中国的科学家们将如何响应?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光明日报举办了“在新时代的科学春天里出发——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40周年暨科学家精神”座谈会,“西迁”的亲历者潘季、黄大年团队成员刘财、“载人深潜”团队成员叶聪、“中国天眼”团队成员孙才红等共聚一堂,探讨在“新的科学春天里”如何汇集起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不负党和国家所托,不负人民所盼”
“1956年1月,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几千师生在‘歌唱祖国’的高歌声中,拿着印有大字‘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专用火车票,乘坐‘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由上海迁往西安,开启了新的奋斗历程!”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潘季是“西迁”的亲历者,他动情地回忆了交通大学西迁的过程,并表示科技报国的情怀是中国科学家群体共同的文化。
在他看来,“西迁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最核心的内涵是“爱国奉献、敬业奋斗”。“初心、决心、恒心,科技报国、矢志创新、孜孜求索,发扬这些科学家精神,不负党和国家所托,不负人民所盼,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潘季说,“这是新时代科技和教育战线广大知识分子的共同要求,要求我们在各个岗位上奋斗,贡献智慧和力量。”
1956年交通大学“西迁”,2017年黄大年为祖国的科研献出生命,61年时代变迁,不变的是把国家需要视为己任的信念。“从‘西迁’的师生到黄大年,每一个人都将命运和国家前途紧密相连。”黄大年团队成员、吉林大学教授刘财表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应该传承和发展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应该以胸怀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为人类进步作贡献。”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表示:“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培育的人才,也有其成就的事业,而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就是科技强国的使命,如何更好地动员社会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强国的新春天践行使命,这就是中国科协的使命所在。”
“新的科学春天到来了”
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闭幕演讲中,郭沫若提到,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是从事科学文化事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在刘财看来,“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我们看到了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科学文化繁荣的景象。”他说,“我认为我们国家新的科学春天到来了。”
忆及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同样情绪激动,“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两句话是激动人心的政策导向,让大家觉得有了足够的精神力量。”杜祥琬说,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好好干,我们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时代”。
而党的十九大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让杜祥琬觉得迎来了科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党的十九大明确,到2035年、205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杜祥琬说:“这个历史性的目标也是提给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家要一起努力干。”
2012年6月24日,当80后科研人员、“蛟龙号”载人作业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叶聪驾驶“蛟龙号”第一次突破了7000米深度的那天,在太空中,神舟九号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那一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我自己深度参与到了国家科技进步的进程中,我觉得这是我的工作,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情。”面对新的科学春天,叶聪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蛟龙号’是7000米级别的载人潜水器,这个深度覆盖了全球海洋面积的99.8%,而剩下的0.2%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对深远的研究与开发有极大的科学意义与经济价值。”他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而他们的团队正在为这一目标奋进,“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万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我相信我们这支团队能够在几年内实现万米深潜,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在座谈会上,“中国天眼”项目副总工程师孙才红回忆起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仁东时介绍说:“他生前资助了十多名贫困地区的学生,他还非常热衷给大家做科普讲座”,而南仁东做这一切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传承前人精神,启迪后人智慧。让更多青年人才拥有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让建设科技强国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既是黄大年、南仁东等优秀科学家代表的夙愿,也是与会人员的共识。
“不同年代的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内涵有一个共同点是不变的,那就是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认为,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西迁精神”等一批科学家为代表的群体,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这是新时代需要挖掘的闪光点。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川建议,认真梳理和研究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突出彰显新时代的一些新要求,新风格,并在全社会加大对当代优秀科学家事迹的传播力度,“让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榜样,感受他们传递的力量。”他说,“这些优秀的科学家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脊梁,而青年学生是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能在青年一代中大力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记者 詹媛)
相关问答
78854手机王中王论坛旧版本APPv5.5.12_图吧地图
高三更是个考验你人意志力的过程,所以你应该具备恒心。在这些“披星戴月”的日子里,走到今天,你一定会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我希望你能够消灭这种念头,不能让它...
夜深了,还有谁在头条上耕耘,头条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乐趣?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文艺气息,但也是事实。2019年,眨眼就已进入9月份了。在这过去的200多天里,有多少人的闲暇时间是捧着手机度过的?又有多少人是在...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上海科技大学的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科技大学致...
好多游戏培训广告都说3D游戏美术设计工资很高,请问具体待遇情况?
成美滋滋!3:一旦下定决心,还需要找对,找较大的机构或者公司去学,小地方小公司容易让你迷失方向。4:工资条就我目前每月万元不等,一万多是正常工资,如果运气...
作文我的理想600字左右急————————————————...
[回答]我的理想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
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可以追?
该剧由梵缺所著的小说《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改编,讲述了从现代穿越到东岳国的尚书千金曲小檀,意外邂逅东岳国万人瞩目的八王爷墨连城,二人历经波折,由猜...
如何写思想政治表现及道德品质等情况_作业帮
[回答]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
苍兰诀是欢瑞出品的吗?
不是,是由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恒心引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苍兰诀》是由伊峥执导,虞书欣、王鹤棣领衔主演,徐海乔、郭晓婷特别出演,张凌赫、...
女生去狐臭的方法,该怎么去除_千问健康
我遇到了一些问题,身上有了异味,就是狐臭,日常的生活遇到了不少的麻烦: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该怎么去除
化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就业?申请方
化学专业都学什么?就业情况如何?毕业后都从事什么工作,是很多高考及本专业就读的同学都关心的问题。化学,业内俗称工民建。看似普通的搬砖专业,一路...